银龄风采

乐享银龄

【“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主题征文优秀作品】“文明校园”建设拉开我校“211工程”建设的序幕 ——记述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五年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的史实

发布日期:2024-07-09  点击: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团结奋进新征程,汇聚贡献银发力量,离退休党委组织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主题征文活动。广大老同志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在作品中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国家和学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生动讲述青春岁月的奋斗故事以及晚年生活的幸福故事,有赞颂、有思考、有感悟、有展望,汇聚和传递了助力党和国家事业及学校卓越发展的精神力量。现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文明校园”建设拉开我校“211工程”建设的序幕

——记述一九九四年到一九九五年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的史实


大连理工大学 原副校长 王连生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5周年之际,忆往昔沧桑巨变,讲述“文明校园”建设的光辉历程,追本溯源,回顾大工发展历史,退休老同志回顾我校“文明校园”建设的由来,和其中发生的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是传承大工力量,挖掘大工之“美”,展现大工的文明所在。


一、“文明校园”建设的由来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全国高校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1000个重点学科的奋斗目标。国家重点投资给予支持。其中清华北大上交大,复旦西交大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免审列入第一批重点支持学校国家一年按3个亿的额度为每校投资,三年每校共得九个亿的投资。其余高校自己申报,国家组织评审,分批次进入。此项目称“211”工程建设。每年每校投资2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资金,五年投一个亿到两个亿左右,相应省市给予等额匹配资金投入。但有一个前提,凡是申请“211”工程建设学校,在预审以前,必须把“文明校园”建设搞好,凡指标体系达不到要求的,不能申请“211”工程预审项目。一石激起千层浪,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在全国一流大学中能排在第三个层次中,即在第15位到第20位中间,要想争取早期进入“211”工程,必须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工作和千方百计的做工作争取,且每个步骤和每个细节都必须不出现失误才行。

二、1994年春学校“文明校园”建设正式启动

1994年春季开学,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决定向国家正式申请在当年第四季度,即十月一日后,进行“文明校园建设”验收工作。作为当年的重点工作,放在全年计划之中,并成立了以林安西校长为组长的“文明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徐福勤为副组长,我当时任校长助理,也是副组长兼文明办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由院系两级40几人组成一个大委员会。

文明校园建设现场合影

右起:南军、曲胜利、王连生、刘胜芝、张泽良、刘安军

国家教委对这次验收很重视,很认真,专门制定了指标体系和检查标准,制定了具体量化指标并将其装订成一个本子。其中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硬件部分:即学校的办学条件,生均用地面积;生均住宿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体育活动面积和条件,生均教学楼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阅览建筑面积;生均基础实验室建筑面积和配套条件等等。学校的校园绿化率,道路交通建设,校园内道路标识及校训碑石,园中小路,校园内文化景点,文化教育基地,校史展览等等,所有指标体系均有量化要求指标。

第二部分是软件部分: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机构,规章制度建设。校风、校训、学风、教风;学校的教学环境管理,实验环境管理,学生生活环境管理,就餐条件及环境管理;育人的环境及育人的氛围等所有能想到的地方和犄角旮旯都有指标要求,百分之百全覆盖。

文明办的工作人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分解,并就我们的现状自检自查找出差距,列出一个对比表及指标体系一并下发到各个有关单位,让其认真检查,自行整改提出意见上报。即:哪些本单位能解决并达到指标,还有差距在哪里、缺什么、补什么,一样样的列出来,并提出改进计划、措施细目,同时做出经费预算申请计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宣传动员,全校师生的热情已充分发动起来。后勤系统的硬件建设要先期进行,项目安排和项目设计,全部到位并开工;学生系统的宣传和发动工作也如期启动;教师、职工等按照指标体系分片、分区、分单位,分配落实具体任务到每台设备甚至每块玻璃。任务、时间都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势和热情逐步开始高涨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7月末的15号台风在当天晚上掠过大连地区。一场十几年没有的八级台风降临了。台风夹着大雨,把校园内的200多棵大树给吹倒了,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歪倒横在马路上。现今校园中一些大树朝一个方向歪倒,都是那场台风留下来的痕迹。道路被冲毁,校园景点和广场及建筑物被掀翻。一九九四年的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被迫暂停,立刻转入救灾、抢险工作,一干就是大半年。

三、1995年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再奋战

一九九五年春季一开学,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研究新一年工作计划时,再次决定向国家教委申请在秋季进行文明校园建设验收工作。并采取如下措施:

1.对文明校园建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实和加强。校党委书记金同稷同志亲自挂帅任组长,林安西是校长原先就是组长,采取“双组长制”。校党政班子成员均为小组成员。下属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和行政一把手均为下属单位组长。采取“双组长制”一竿子插到底,加强领导工作力度。

1995年3月10日,国家教委下文任命我为副校长,接替徐福勤副校长职务,文明校园建设小组成员调整之后,我为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学校两办主任马辉为文明办的副主任。金书记在领导小组全体人员会议上讲:“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这场战役中的司令部,要按照国家教委的检查标准和指标体系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合理、科学地调配人力、物力,本着自力更生,发挥优势各司其职地把各自分工的任务完成好,夺取最终胜利”。

2.各级领导要深入第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自身行动激发群众热情,不能推诿和上交困难。

3.加强宣传力度,广造声势,要形成热爱大工,建设大工、发展大工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宣传和与论导向作用,利用大工电视台、校报、广播台、宣传栏、校报、学生班会、团日活动等一切形式宣传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校训等。

4.要发挥我校建校以来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干出特色,走出我们自己“文明校园”建设之路。

由于有上一年的工作基础,所以这一次发动很快。从1995年3月末开始,活动很快启动,4月到5月末,已达到了高潮阶段。工作中最为困难的还是后勤系统和校园改造等硬件工程项目,在这一年度中,学校划拨了300万元经费,用于文明校园建设中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在此期间,我们每周都要召开专门会议,汇报进度,安排下一周的工作,平时办公室组织检查组到第一线检查督促、指导,一步一步地将工作向前推进。最重要的是最后冲刺的三个月工作中,各单位和系统按分配任务和指标分解标准,夜以继日地大干苦干。干部和群众,老人和青年人,男人和女人,老师和学生,没有一个甘心落后,争先恐后,不甘示弱,主动请战,主动邀请办公室检查组提前预检指导等。广大师生员工的热情和主动性前所未有。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如:

饮服中心的各食堂一直被认为是老大难单位,但在中心主任刘少新同志的领导和亲自策划下,各食堂为责任单位,任务分配落实到个人和班组,暑假都没有休息,180多人大干30多天。他们还自筹资金改善硬件条件,使所有食堂面貌焕然一新,硬是让一个老大难的单位提前达到标准,主动请求学校文明办检查指导。

材料系的学生少,实验室多,系领导发动全系师生们自己动手清理卫生、粉刷墙壁,还自筹6000多元用于“文明校园”建设中。

土木系的一位硕士生,暑假没有回家,父母惦念,让他妹妹来校探望,妹妹来后被那种群策群力的热火朝天的场面所感动,也投入“战斗”。一干就是十几天,师生都说“这个小女孩是大工编外人员”。

土木系实验室的王儒贤老师,把自己家里的缝纫机带到实验室加工了60多套仪器罩。电工基础实验室的苏月秋老师59岁,连续在实验室中工作多日,清理杂物、粉刷墙皮,由于过度疲劳而病倒。

如此这样的感人事迹和好人好事,在文明校园建设中比比皆是。

学生系统是文明校园建设的一支最强的生力军,哪里有困难就支援到哪里,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真是一支能冲锋陷阵的钢铁之师。

尤其是在教委检查组来校检查的10月25日晚上,又时风雨交加。一场不大不小的暴风雨又刮倒了很多树木,破坏西山学生宿舍的屋顶瓦片和校园内部分道路,后勤系统组织人员在中午以前都逐一修复。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大工人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因而我们也获得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四、“文明校园”建设完美收官

1995年10月22日,国家教委直属司副司长温纯同志带队,由直属办的董长侠、陈晓亚副主任,华中理工大学的杨副校长,同济大学郑副校长等组成的国家教委文明校园建设验收小组,对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半的验收检查。首先在10月23日上午,在主楼三楼报告厅召开大会并听取学校汇报。会场庄重、严肃、凝重,有省、市主管教育的领导参加,还有甘井子区和凌水镇的主要领导均应邀参加。我代表学校报告了“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了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经过二年时间艰苦奋战的建设过程和取得的成就。下午验收组便分头下去按照他们内部分工,抽查、暗访、明查,在教学楼、校园、学生食堂、实验室等一切能到达的地方,他们都去了。早晨4:00钟,他们就到了东山家属区和西山学生生活区,后又到学生食堂检查学生文明就餐以及炊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饮食质量。看、问、听之后他们用了半天时间闭门讨论,统一意见,按指标体系分析量化,再撰写评语底稿。

10月26日下午2:00,在八角楼报告厅召开三级干部大会,处级科级干部和副教授以上人员都参加,满堂座无虚席,有一部分后来者就站在后面听。教委直属司温纯副司长代表验收检查组汇报,反馈检查结果,全场鸦雀无声,像等待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温司长讲:“经过国家教委检查组对大连理工大学的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验收检查评估结果,获得优秀成绩,总分为97.3分高分,称得上是我国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授予 文明校园称号。”此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笑声。这是自“文化大革命”以来极为少有的,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欢乐,辛苦劳作的人们终于得到了肯定和表彰。文明校园建设到此时是顺利通过了。温司长在会上有段讲话给我校师生员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在我们整个校园文明建设中付出劳动最辛苦,时间最长的应该说是后勤职工。他们的任务是长期的,比其他教师、学生任务更重一些。在保证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达到标准,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觉得后勤职工是更值得大家学习的,我们也建议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我认为是我校建校以来群众的革命热情得到了又一次彻底和广泛的被发动和调动起来,而这次是一种非常理性,非常冷静,目标非常清楚的一次群众性的运动。

走近大工南校门前面,可见一片大草坪。20几棵参天大树中有百年老杨和老槐树,还有银杏树。粗壮的大梧桐树屹立在草坪上,像几把特大的遮阳伞,撑着半边天,龙柏、核桃等大树挺拔屹立。校门前巨大的花岗岩石块,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名,庄重、气派、恢弘、博大。旁边矗立着由齐康院士亲手设计用不锈钢雕塑的五本书的造型,基座用五块巨型方石堆积而成,寓意着建校五十周年上了五个大台阶,读好五本书。一曰马、恩、列、斯、毛,另一曰中、外、数、理、化。反正是要博览群书,自己去意会吧!走进大工校门放眼可见“求实创新”四个大字,曲径通幽的林荫大道,通向主楼广场,两侧高高的水杉、雪松、黑松等排列大道两旁,像一列列欢迎的人群。在南校门西北侧有全校最多最密集的水杉林,是1985年植树节时栽种的苗圃地,此处水土对水杉特别适应,没几年就变成这样规模,成为全国高校独一无二的校园林景之地。再向里面延伸100米,是后期栽种的水杉林、银杏林、樱花林等等,也形成一片片景观林地,师生春天观樱花可以不用远涉龙王塘水库了。

主楼两侧并排矗立着6棵大雪松,气势高伟、四季常青、古典而挺拔。其次,院中还有乔灌木相间配衬、错落有序;主楼前后花坛,春夏秋三季五颜六色的花朵和片片绿地,把整个校园装点得整洁、优美。体育场周边的银杏和梧桐树是1965年春季植树节时栽种的,经历了快60年,现已大树参天、林荫蔽日、树干粗壮,三四个人合抱才能围住。音乐喷泉,早晚和节假日播放着悠扬的乐曲,师生在赏心悦目的意境中陶冶着情操,让人沉浸在高等学校的文化、科学气息和氛围中。校园其它各处均有各自特色的绿化和园林景点,彰显大工之美,大工科技教育殿堂之神韵。

当年十二月份,国家教委副主任韦珏任组长的“211”工程预审专家组来校进驻一周,经过严格的审核,顺利通过“211”工程预审,我校被列为国家首批进入“211”建设的大学系列之中。国家每年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经费建设,这样按照国务院规定,省、市都要给予相同的配套资金。因此省里三年内出1个亿,市里也在三年内出1个亿的资金。学校从此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995年国家教委文明校园建设检查小组成员和学校党政领导合影

前排左起 民、郑副校长、金同稷、温纯、钱令希、林安西、杨副校长、董长侠、

                   二排左三张不群、左四纪卓尚

三排左二徐福勤、左三王连生、左四张玉璞、左五程耿东、左六张国梁、左七张文翰


2019年夏天部分参与“文明校园”建设的同志参观校史馆留影(后勤一支部)


前排左起 王福玲、赵丽华、王慧英、刘胜书记、王连生、许春普、南军、刘建、杨光

二排左起 李秀君、佟晓任、陆莲芝、张坤宁、谭杰、韩海燕、王香作、徐翠凤、王庆瑞

三排左起 黄静、刘常慧、王玉伟、陈务周、刘文龙、杨永庆、邹积学、刘魁斌、赵青杰


注:作者以此文向三十年前在“文明校园”建设中的广大师生员工致以崇高敬意和永远的纪念。


微信公众号

大连理工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电话:84708319   传真:84707146   邮编:11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