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以“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主题的重要时刻。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需要无数教育工作者以初心为笔、以坚守为墨共同描绘。在我校,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筑梦人”——他们虽已步入退休之年,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毅然投身教育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用退而不休的坚守、初心不改的担当,在西部大地书写着教育帮扶的崭新篇章,让教育家精神在祖国边疆熠熠生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西部教育的发展,更是教育强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我校始终牢记教育使命,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主动扛起对口支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喀什大学和延边大学的重任。自2020年初启动银龄支教工作以来,学校精心遴选、严格把关,组建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师德师风高尚的“银龄支教团”。为确保支援工作长效化、高质量推进,我校创新构建“在岗一批、储备一批”的梯队化支援格局,让每一份银发力量都能精准对接西部高校的需求,为西部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截至目前,我校已有31人次银龄教师踏上西部支教征程,其中18位教师正坚守在支教岗位上,用学识与爱心为西部学子点亮希望之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银龄支教工作的扎实成效,不仅赢得了受援高校师生的广泛赞誉,更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在教育部2025年5月举办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座谈会上,我校作为支援高校代表,分享了在银龄支教组织管理、资源对接、成效保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推动银龄支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大工智慧”;我校银龄教师杨微、张治中也作为优秀银龄教师代表,登台讲述自己的支教故事——从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到耐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再到深入了解西部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他们的讲述情真意切,生动诠释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此外,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2025年“最美教师”评选中,我校银龄教师邱天爽、李弘、王国新、韩秀丽凭借出色的教学成果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光荣入选,这既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校银龄支教工作的莫大鼓舞。
在这个致敬师者的节日里,离退休工作处代表学校,为远在西部的银龄教师们送去了浓浓的关怀与祝福——精心挑选的节日鲜花,承载着对他们的敬意;饱含心意的慰问品,传递着学校的温暖。这份跨越千里的问候,不仅是对银龄教师们辛勤付出的感谢,更是对他们坚守教育初心、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致敬。接下来,学校还将陆续推出银龄教师支教经历系列文章,通过文字记录他们在西部的育人点滴,让更多人了解银龄教师的奉献故事,感受他们身上闪耀的教育光芒,进而凝聚起更多关注西部教育、支持教育帮扶的力量。
银龄教师们的支教之路,是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是教育家精神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他们用退休后的时光,诠释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人生境界;用跨越山海的行动,证明了教育无界、大爱无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每一位银龄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追光者”与“筑路者”——他们不仅为西部高校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在西部学子心中播下了奋斗的种子,在西部教育工作者中传递了坚守的力量。也弘扬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助力了大工形象的提升,让更多人感受到大工的那份担当与情怀,那份温暖的力量。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深化银龄支教工作,让更多银发力量投身西部教育帮扶事业,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而那些闪耀在西部大地上的银发身影,也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