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借着参加“读懂中国”活动的机会,有幸采访到了我校的老教授、老党员、李国祥老师。倾听了他从一个学生成长为教授的种种经历,聆听了他作为一个教授对我们学生的期许与建议,聆听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我们团员的期望与教导,此行可谓受益匪浅。
早上天气泛阴,心里的疑惑也像蒙了雾迟迟解不开。推开李老办公室的门,我们见到了一间白色、敞亮的房间,一位面带笑容的老者,坐在一张整洁的办公桌后面。还未等我们开口,他就亲切地确认了我们的身份,并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这时候,李老的形象就已经在我的心中十分鲜明了。他有着老者的慈祥,智者的睿智,却又不失一丝年轻人的活跃。李老是1938年出生,今年已是83岁的高龄,但却十分健谈,身体也十分康健。每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他的回答总能远远超出我们想象范围,让我们了解了过去的求学环境,了解了过去的政治形势。在了解到我们来自机械工程学院之后,李老便向我们讲起了他的大学生活,他感慨道:“那时的学习环境很艰苦,但党和国家非常照顾大学生。在当时最困难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保证我们的粮食基本定量,每个人都很感恩和努力上进。这段经历也使我更加靠近党的” 。
“记得毛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接见留苏学生代表时,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的讲话时时刻刻在激励我们那一代年轻人,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不能忘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期望,从此更坚定了我要加入共产党的信心”。
李老望着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你们也要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学的我们,其实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个时候青年更应该明确自身使命,更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锻炼自己的能力。
李老常说:“谁能更早觉醒,谁就能更早成功。18岁的你们,对国家有责任,对人民有责任,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责任,大家一定要仔细思考”。李老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刷新了我们对大学生活的认知。
李老说,共产党的诞生,离不开先进知识分子觉醒,他们用理想、信念、奋斗与牺牲,传播先进思想,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一百年前,由先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如惊雷般劈开了旧中国的铁幕。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姿态,彻底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唤醒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今天,青年必将继续肩负使命,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党的光辉与伟大成就的书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斗的前仆后继。乘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列车,站在强大中国的巨人肩膀上,身居后来人,岂能安然自居。
当李老谈到自己对于党的科技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时,脸上的骄傲与开心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参加了我国第一个10万吨油港建设工作,时年34岁,……他说这些成就叫做机遇,机遇难得。但更难得的是我们要有把握机遇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优秀,那他就一定有机遇。李老说了一个采访过程中不断提起的词,成长。他在机遇和考验中成长起来,他同样希望我们能够在各种体验中得到充分的成长。成长,一个意义深重的词,扪心自问,我们成长了多少,进入大学已快一年,又与中学的我有何区别,似乎没有什么特别,这一路都顺利的走过来了。那我们该如何成长?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索许久。仔细思索,党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李老向我们讲述了国内曾经出现的反右、文革、作风腐败等问题,这些过去的失误、错误不可否认。但是李老坚信我们党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更坚强地领导全国人民奋勇前行。
事实也是如此。在经历过不同年代各种风雨的洗礼之后,全国人民在我们党正确领导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如今,党领导下的中国呈现出惊天动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李老是一个1984年就入党的老党员,在入党方面给我们提出建议:当你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应当给自己一份责任,给自己一份决心,时刻关注自己的政治生命。李老讲到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毕业时就想成为党的一份子,却遭遇了那个十年,这个愿望一直到1984年才得以实现。但心中一直有追求与渴望。对于现在的我们,这个愿望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在如此大好的时代,面对思想进步的需求,是否应该提交那一份入党申请书呢?这值得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在采访结束后,李老仍热情地提出要为我们的活动提供帮助,将他整理的种种事迹材料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他的行为,完美的诠释了他的那句“干什么就要干好”。当我们走出那敞亮的办公室,走出电信的大楼,外面仍然阴云密布,已飘起小雨,我没有带伞,但又怎么样呢,相信李老的话已经给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心中撑起了一把伞,点亮了一盏灯。
作者:学生 党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