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动态要闻

[转大工新闻网]爱心接力助耄耋,学子温情暖夕阳

发布日期:2011-10-20  点击:

金秋十月,秋菊溢彩,桃李飘香,一年一度又重阳。佳节之际,家住大连理工大学东山家属区的刘澍、张义新老两口家里茶果飘香,其乐融融。节日当天,化工1001班的班长和1101班的负责人带着精心挑选的果篮来到老人家中,与他们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重阳节。

85岁高龄的刘澍和89岁高龄的张义新夫妇是我校离休干部,他们的两个儿子都长居美国,一年仅能回来几次。离休后,老两口身体大不如前,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因此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处境比较艰难。1996年的春天,经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介绍,化工学院95级3班的团支书陶颖带着同学们走进了这个空巢家庭,志愿帮助老人。从此之后,二老的生活仿佛照进了一缕阳光,这个冷清的家庭逐渐温暖起来。两年后,9503班的学生们搬到了市内校区,但与老人的感情却并没有因距离而冷淡。毕业前夕,这根爱心接力棒又传到了9703班。9803班、9903班、0005班、0105班、0205班、0301班、0401班、0501班……直到现在的1101班。就这样,爱心助老的接力棒一棒又一棒地在化工学院学生们的手中传递了整整十六年!如今化工学院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也走进了这个家,传递爱心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谈起这些好孩子,刘老师和张老师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感激。

1996年起,每个月,班里都会组织学生到老人家里收拾卫生,把顶棚、窗户、地板甚至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活干得差不多了,学生们就陪老人聊聊天。刘老师爱好文艺,有时学生们会唱歌给她听,兴起时,刘老师还同他们一起歌唱。在孩子们的感染下,她自己也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平日里,班级同学会不时地看望被他们称为“爷爷奶奶”的老两口,教老人学电脑,搀扶老人散步,置办日常用品,请医生看病,甚至在老人住院时到医院陪护。刘老师喜欢画画,同学们也记在心上,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为她购买物美价廉的画具。

逢年过节,老人生日,同学们便会登门探望或电话问候。无论是吃蛋糕、吃粽子,还是吃月饼、包饺子,老两口的家里总是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每次新学期开学,又有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的去看看老人,寒来暑往,仿佛成了大家的习惯。

2005年,在01级学生陈凯波的建议和鼓励下,热爱国画的刘澍老师决定办一次个人画展。为此,01至04级的同学们群策群力,自发承担了举办开幕式、保护画卷等大量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即将毕业的陈凯波、吴焕超同学硬是挤出时间,为画展忙前忙后。筹备期间,搬画的任务尤其艰巨,可同学们二话不说,硬是将一幅幅画从东山一点点搬到了伯川图书馆。终于,在2005年的5月,刘澍老师的画展成功举办,反响热烈。这次画展的成功离不开刘老师高超的技艺,也离不开同学们的辛勤的汗水。

画展的成功给了刘澍老师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之后她开始着手出版画集。画集的出版与发行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除了一些老同事,老朋友的帮忙外,03至07级,每级1班的同学们也鼎力相助。他们在画集的编辑、颜色甄别、文字校对、版面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意见,并多次与出版公司和印刷厂进行沟通,反复修改、调整,最终使刘澍老师的画集顺利出版。刘老师的画集颇受好评,因画结友,老两口的晚年生活也更加充实、幸福。

有了第一部画集的出版经验后,刘老师又萌生了再出一部画集的想法。虽然刘老师的身体、精力已经不如前几年,但在0801班、0901班、1001班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刘老师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今年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了她的第二本画集。

十几年来,贴心的话语、细心的照顾,两位老人与这些学生们结下了深情厚谊。许多学生虽然已经毕业了,可是对老人的牵挂却没有因为时间和距离而终止。他们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但在繁忙工作、家务琐事之余仍不忘经常回家看看。99级的刘明、00级的曹洪瑞,毕业后就经常利用下班时间、休假时间来看望两位老人,陪他们看病。在老人购买电脑后,还耐心地教他们发邮件与远在美国的儿子们联系。几位离开大连的学生甚至还嘱托留在本地的同学和朋友继续照顾老人。老人今年生日前夕,95级的陶颖,这个爱心活动的发起人,还特意从国外打来电话问候老人。今年重阳节前夕,0501级的陈洁、邢路阳还特意打车陪二老去了我校的西部校区参观, 老人在他们的搀扶下第一次走上了令希图书馆的大台阶,登高望远,尽览了西部校园美景。

这么多年,两位老人已经习惯了孩子们的陪伴。这些青春学子用热情、坚持、爱心与耐心担起了这份助老志愿服务的重任。他们的不懈努力,热情帮助使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感受到了大家庭才有的天伦之乐。他们已经把老人的家视为自己家,把老人视为自己的亲爷爷、奶奶。他们愿意听这两位慈祥可亲老人诉说往事、回忆人生,也愿意把自己的事情说给他们听。而爷爷、奶奶更是愿意与“孙子”、“孙女们”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在思想上、品格上帮助这些孩子们成长进步。如今,常回家看看更成为同学们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今后的人生中也会成为他们青葱岁月里一份最珍贵的记忆。

一个集体做一次好事似乎算不得难事,难得的是这个集体十六年始终如一地在做这件好事。十六年来,老人照了一张又一张的“全家福”,看着他们每一个人的身影,老人都能叫得出名字,说得出故事。十六年来,改变的是围绕在老人身边的一张张笑脸,不变的是几届化院学子们敬老、爱老、助老、愉老,一片丹心护桑榆的那份真情!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一直在化院的莘莘学子们中传承着、发扬着。此时此刻,这份爱心接力仍在继续,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温情温暖着夕阳,让空巢老人们的生活能够像晚霞一样的灿烂美好!(通讯员 王昕)

微信公众号

大连理工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

电话:84708319   传真:84707146   邮编:116024